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聯經中國史】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聯經中國史】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72538
呂春盛
聯經出版公司
2024年2月01日
213.00  元
HK$ 181.05  






ISBN:9789570872538
  • 叢書系列:聯經中國史
  • 規格:平裝 / 588頁 / 14.8 x 21 x 3.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聯經中國史


  • 人文社科 > 歷史 > 中國歷史 >

















    黑暗世界與多元璀璨文化並存的時代

    突破「中華世界」的新國際秩序,

    矛盾對立、相映而生,中國歷史上最糾纏難解的一段。



      魏晉南北朝是激烈變動的時代,舊體制崩潰,亟需新秩序穩定社會。貴族是這個時代的核心,他們壟斷統治階層、加劇社會分化、激化異族起而自立;他們成就輝煌,不僅在藝術、文學等領域卓著,也促生新自覺與新思潮,創造豐富的玄學思想,更讓佛教、道教快速發展並深入民間。他們既是僵化的特權階級,高壓的統治者,卻也是平民的守護者、文化的傳承創新者。



      本書統合學界最新研究,以多元視角爬梳魏晉南北朝紛亂的局勢,指出在此文化多元交流時期,外族首次入主中原並自視正統,漢族與周邊民族關係劇烈變化,國際秩序因此生變。以亞洲史、世界史的視野,民族問題、社會經濟的角度,探討四百年動盪的根本原因,更並重文化、宗教、經濟等面向之發展。透過重新審視階層的極端分裂、族群之間的矛盾抗爭、通貨膨脹與緊縮夾纏的經濟,重構出豐富多元的中古世界圖像,深刻描繪魏晉南北朝的光與影。



      ▍【聯經中國史】簡介

      *聯經出版公司五十週年鉅獻

      *戰後臺灣中國歷史研究的總整理

      *亞洲視野,國際視角,全新解讀

      *終於,我們有一套新的中國通史



      過去幾十年,臺灣的歷史學者們在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許多嶄新成果。對於這些學術成果的積累,我們認為有必要展開一項全面的整理工作,因此有了「聯經中國史」的出版計劃。



      這套書有以下幾項特點:

      第一、寫作對象是對中國歷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與學生,因此採用敘事性的手法,而非僅僅純粹的史學論述或理論解釋。

      第二、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呈現新的視角,讓讀者對中國的歷史與文化有新的瞭解與認識。

      第三、敘述的重心放在社會經濟、日常生活與文化發展,減少對宮廷政治的詳細描述。

      第四、不再將漢族或漢字視為中國歷史的唯一中心,更加強調自古至今中國歷史與周邊不同族群的互動和交融。

      第五、強調中國歷史與亞洲和世界的緊密聯繫,從更廣大的視野中突顯中國歷史的特色。



      ▍【聯經中國史】預定書目與作者

      主編�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24年2月出版:

      《華麗的貴族時代:魏晉南北朝史》�呂春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北南角力中的新秩序:遼金元史》�陳昭揚(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跨國交織下的帝國命運:近代史》�吳翎君(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陸續出版:

      《上古史》�黃銘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秦漢史》�李訓詳(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隋唐五代史》�陳登武(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宋史》�梁庚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明史》�徐泓 編(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榮譽教授)

      《清史》�葉高樹(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


     





    總序

    導言

    一、政權分立與均勢演變

    二、社會階層分化與民族矛盾

    三、貨幣經濟的衰退與地域開發的擴大

    四、多元燦爛的貴族文化

    第一章?? ?東漢王朝的崩潰與三分天下的形成

    一、豪族的發展與社會經濟問題

    二、結構性的腐敗:外戚政府與宦官政府

    三、帝國的自殺:士人清議與黨錮之禍

    四、太平道與黃巾之亂

    五、董卓亂政與群雄割據

    六、從官渡之戰到赤壁之戰

    第二章? 三國鼎立與政權演變

    一、三國的確立

    二、三國再較量與外交的架構

    三、蜀漢的南征北伐與滅亡

    四、孫吳政權的江東化與討伐山越

    五、曹魏的立國與新制度

    六、高平陵政變與司馬氏篡魏

    第三章 西晉的改革與戰亂

    一、西晉初年的新政與立國精神

    二、繼位之爭與併滅孫吳

    三、太康的盛世與腐敗

    四、從八王之亂到永嘉之亂

    第四章 東晉流亡政權的成立與發展

    一、東晉流亡政權的成立

    二、難民潮與流民的安置

    三、荊揚勢力的平衡

    四、北伐與土斷

    五、淝水之戰與東晉後期的政局

    六、孫恩之亂與劉裕的崛起

    第五章 五胡十六國與胡漢抗爭

    一、五胡諸族的內徙與「徙戎論」

    二、匈奴劉淵起兵與羯族石勒建國

    三、前秦苻堅統一華北與敗亡

    四、五胡國家的特色與華北社會的變化

    第六章 南朝政權與貴族社會

    一、宋齊骨肉相殘與恩倖政治

    二、門閥的鞏固與寒人的興起

    三、梁武帝的改革與崇佛

    四、侯景之亂與江陵之變

    五、「開山撫蠻」與陳霸先的興起

    六、陳朝的政權性格與弱點

    第七章 北魏入主中原與體制變革

    一、鮮卑「石室」的發現與拓跋氏的興起

    二、北魏的建國與部落解散

    三、統一華北與國史之獄

    四、文明太后的務實改革

    五、孝文帝的漢化改革

    六、洛陽的繁榮與腐敗

    七、六鎮之亂與河陰之變

    第八章 北朝後期的東西對抗

    一、東西魏對抗局面的形成

    二、正統之爭與胡漢體制之爭

    三、東魏的政局與權力傳承

    四、西魏的政局與變革

    五、北齊的政治衝突與衰亡

    六、北周的政局與擴張

    七、北周的弱點與楊堅的興起

    第九章 社會經濟生活的重大變化

    一、門第的形成與精神

    二、城市與鄉村的轉變

    三、自然經濟與貨幣的變動

    四、飲食的重大變化:酪漿與茗茶

    五、婚姻與婦女地位的變化

    六、紙張普及帶來的變化

    第十章 清談玄學的興起與發展

    一、清談與玄學的興起

    二、清談與玄學的發展

    三、清談與玄學的重振與衰微

    四、魏晉風度與「清談亡國」的省思

    第十一章 道教的發展與佛教的傳播

    一、道教的形成與發展

    二、佛教的傳播與發展

    第十二章 國際秩序與文化交流

    一、「中華世界」與三國正統

    二、兩晉時期「中華世界」的分化

    三、南北朝時期「中華世界」的紛立

    四、絲綢之路與文化交流

    參考書目





    ?





    總序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汎森




      在過去一百多年中,我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改變,一方面源自於近代中國幾次重要的史學革命,從梁啟超在《新史學》「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的批判,到胡適的國故整理運動、傅斯年創立歷史語言研究所、再到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興起。這幾波的史學革命,雖然彼此關注的重點各不相同,但對於歷史的定義、史料的範圍、解釋的角度等議題,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國際間對中國歷史的演變,無論是在歐洲、日本還是美國,一代又一代學者,不斷推陳出新,提出新的觀點與詮釋。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臺灣的歷史學者在這個領域,同樣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並發展出獨特的學術風格。他們既繼承了近代中國新史學的脈絡,又吸納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學術潮流,加上引入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並在上個世紀末,接受到後現代主義的衝擊與洗禮。



      幾年之前,有一位編輯朋友來信提及,臺灣已經很久沒有編寫成套的中國斷代史,聯經出版公司的發行人林載爵先生也與我談起,覺得有必要將這些累積起來的成果作一個整理。二?二四年,適逢聯經出版公司創立五十週年,因此有了這項《聯經中國史》的出版計畫。



      將近二十年前,我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任內,為了慶祝史語所成立八十周年,曾組織一項「集眾式」的工作,與史語所同仁共同完成《中國史新論》,當時也是由聯經所出版。不過,《中國史新論》是專題式的論文集結,旨在呈現臺灣學者對中國史研究所開展的新課題、新領域與新方向。



      《聯經中國史》也是一項「集眾式」的工作,但定位截然不同。在策畫之初,我們便希望這套書是要服務大學生和對中國歷史感興趣的一般讀者。也因此,我們訂下了幾點寫作的基本原則:



      第一、書寫方式採取敘事型的手法,而非純粹學術論述或理論分析,引文也只限於必要的範圍。

      第二、必須融入近年來新研究之成果,但並非研究回願,而是以新研究為基礎,融會貫通而成的新通述(synthesis)。

      第三、反映近年來新研究之趨勢,避免只聚焦於上層政治、宮廷政治,而多著墨社會經濟、日常生活、菁英與大眾文化(high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之交流、性別、地方社會的多樣性等議題。

      第四、重視非漢族群與非漢字中心的觀點,以及不同朝代與亞洲其他地域互動的關係,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史。

      第五、在參照融會新近研究時,注重中文(特別是臺灣)學界的研究,以期與其他相類似叢書在見解與框架上有所區別。



      為了完成這項計畫,我們邀請了精熟各個時代的資深歷史學者擔綱作者。我要在此感謝各冊作者,承擔起這項不容易的工作。每一代人都有自己認識和書寫歷史的方法。我們期待這套叢書,能代表這個時代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聯結起過去與現在,並為所有想要了解中國歷史的人,提供一個全面而深入的視野。

    ?




    其 他 著 作
    1. 魏晉南北朝史(增訂本)
    2. 魏晉南北朝史(增訂本)